本文共 161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首先需要确认一点,本书不是单纯地介绍从Exchange Server 2010升级到Exchange Server 2013,而是通过项目部署方式,结合一个通用的网络环境,从项目部署开始到结束(12章内容),实现Exchange Server 2013的完整部署。部署过程中,整合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,将其穿插分布到各个章节。如果读者在部署过程中遇到问题,建议不要首先打开搜索引擎,而是耐心地读完部署部分的内容,也许遇到的问题本书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。
Exchange Server 2013之前的版本部署前,首先需要考虑利用专业存储设备解决磁盘IO的问题。Exchange Server 2013对磁盘IO的要求越来越低,得益于Exchange整体架构优化。数据显示,Exchange 2010在Exchange 2007基础上使磁盘IO减少了原来的70%,而Exchange 2013相比Exchange 2010而言,又可节省高达50%的磁盘数据吞吐量(以每秒输入/输出的数据量为单位计算),由于IO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,使用普通的SATA 硬盘(大容量)也可以满足Exchange IO需求,可以支持更多的邮箱用户和更大的存储空间,有效地降低企业投入和运维成本。
从管理角度看,Exchange Server 2013易用性越来越好,管理难度越来越低。它摒弃了2010版本的“EMC”控制台,通过浏览器方式的“Exchange管理中心”(基于Web的一体化系统管理界面)完成基本管理,并结合后台高效的PowerShell命令,提升Exchange的管理效率。
Exchange Server 2013中安装“客户端访问角色”的服务器(前端)是轻量型无状态代理服务器,只负责用户身份验证、代理和重定向,而其他的一些功能由安装“邮箱服务器角色”服务器(后端)承担,因此,客户端访问服务器角色变得非常简单。但是在运维中需要注意:如果需要启用POP应用,要在前端和后端同时启用,这是和Exchange Server 2010版本不同的地方。
实际运维过程中,Exchange管理员更关心如何保护Exchange数据安全。结合作者的实际运维经验,以及部分Exchange用户在生产环境中遇到的问题,通过3章(第22、23、24章)内容着重介绍如何在不同环境中(DAG环境、独立MBX环境)实现Exchange数据库的灾难恢复,所以建议读者静下心来读完本书,或者通过实验环境完成相关灾难恢复章节测试并做好文档记录,以备不时之需。
为了保证Exchange数据库安全,建议在企业内部署数据库高可用性组(DAG)时,至少需要部署2台安装邮箱角色的服务器。当出现数据库级的故障(例如磁盘故障)时,由于数据库和服务器之间不再紧密捆绑,可以在数据库副本之间轻松移动,不会影响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,从而提高Exchange的可用性(据微软资料介绍需要30秒故障转移时间)。
当Exhange出现突发状态,管理员既要对上负责,又要对下负责,处在夹层中备受煎熬。因此作为Exchange管理员,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,建立自己的技术“人脉”,做好紧急响应预案并形成文档,才能真正管理好、用好Exchange。在实际运维过程中,管理员不仅要运维Exchange,还要运维活动目录(AD DS域服务、Active Directory)。后者是前者的基础,因此对Exhange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前言 第1章 Exchange部署之前注意事项 1.1 项目网络规划 ](1.2 服务器基本概念 ](1.3 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 ](1.4 Exchange Server部署助理 ](第2章 部署域控制器 2.1 项目任务 ](2.2 部署域控制器 ](2.3 验证域控制器是否成功部署 ](2.4 提升为域控制器后产生的变化 ](转载地址:http://odgma.baihongyu.com/